荷蘭的經濟相當發達,GDP很高,是西方十大經濟強國之一,

因包容和開放的風氣,孕育出許多著名的藝術家,

尤其是後印象派畫家梵谷(Vincent Willem van Gogh),最廣為人知,

也因在這樣自由的風氣下,使荷蘭成為全球第一個同性婚姻和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,

也是世界快樂指數最高的國家之一。

▼ 淚水塔(Montelbaanstoren)

IMG_4581.jpg

位於阿姆斯特丹的舊運河Oudeschans canal河畔,淚水塔始於1516年,

以阿姆斯特丹老城牆一部分建造,用來保護城市和港口。

塔的上半部,是後來在1606年,進行了增建,由荷蘭雕刻家Hendrick de Keyser設計的。

 塔的名字由來已不可考,由於這座塔的鐘響沒有固定時間,或是一連好幾天都沒響,

   所以有一個"Malle Jaap"的綽號,意思指愚蠢的傑克。

▼ 走在運河上,這樣的寧靜與城市的喧囂呈現了強烈的對比。

IMG_4681.jpg

▼ 累了嗎?來杯運河咖啡,或是來瓶冰冰涼涼的海尼根,享受悠閒的片刻!

IMG_4677.jpg

咖啡價位€2.7~€3海尼根250毫升€2.9 / 500毫升€5.5

時間不太夠,隔天又要早起去贊丹,所以沒有完全逛完整個市中心,

博館廣場沒有逛到,但還是介紹一下吧!

(下圖擷取自維基百科,可以點連結了解購票資訊)

博物館廣場(Museumplein)阿姆斯特丹是最大的廣場,19世紀末為了世界博覽會而建的,

匯集了大多數的主要博物館,博物館前有一座長方形人造池塘,冬天的時候,可以作為溜冰場。

之後市民對廣場外觀不滿意,因此在2008年廣場又被改造。

▼上:由左至右,分別是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(Rijksmuseum)梵谷博物館(Van Gogh Museum)

  下:由左至右,分別是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(Stedelijk Museum)入口阿姆斯特丹音樂廳(Concertgebouw)

博物館廣場.jpg

▼ 安妮之家(Anne Frank House)

IMG_4676.jpg~

此博物館位在西教堂旁邊,是安妮·弗蘭克一家在納粹黨統治時的躲藏處,最後為了紀念她,

將此處改為博物館,下面為購票資訊

Tickets for a museum visit

一般門票(需排隊)

Tickets for a museum visit + introductory program門票加30分鐘的英語歷史解說

Adults   € 10.00

Adults   € 15.00

Young people, 10 to 17 years old   € 5.00

Young people, 10 to 17 years old   € 10.00

Children, up to 9 years old   免費

Children, up to 9 years old   € 5.00

European Youth Card 歐洲青年卡  € 5.00

European Youth Card 歐洲青年卡  € 10.00

Stadspas 城市通行證  € 5.00

Stadspas 城市通行證  € 10.00

Museumkaart 博物館卡  免費

Museumkaart 博物館卡  € 5.00

※ 開放時間依照官網為準,訂購網路門票,皆需再加€0.5訂購費。

※ 館內不大,因此有人數限制,一定要在網路事先訂票,我就是沒訂,結果沒逛到!

 安妮·法蘭克1929612日生於德國法蘭克福的猶太人,四歲時隨著家人搬到阿姆斯特丹,

   二戰時期,被納粹黨屠殺中最著名的受害者,在1942612日至194481日期間,

   安妮記錄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,德國佔領荷蘭的生活,此書於她去世後出版,

   以《安妮日記》書名發行。而安妮在1945年,逝世於貝爾根-貝爾森集中營。

杜莎夫人蠟像館(Madame Tussauds)

IMG_4706.jpg

票價不是很便宜,最便宜的也要€20(官網訂票),也有一些套票優惠,有興趣的話→點官網連結

雖然對蠟像沒興趣,但我對於她的歷史很感興趣,就去找了一下關於蠟像館的資料,下面來看看我的介紹吧!

杜莎夫人蠟像館是以18世紀時期,著名的蠟像雕塑家Marie Tussaud來命名,

Marie Tussaud,本名Anna Maria Grosholtz1761年出生在法國的史特拉斯堡,因母親工作的關係,

在伯恩(Bern)認識了利用蠟像模型技巧,來剖析身理結構的瑞士的內科醫師Philippe Curtius,並成為他的學徒,

之後展開了學習蠟像的製作生涯,六歲時跟著老師搬到巴黎定居,在1777年,完成她的第一個作品─伏爾泰( Voltaire) 雕像,

之後又陸續完成了盧梭(Rousseau)和富蘭克林(Frenklin)雕像,在17歲時,被法王路易十四的姐姐,受邀到凡爾賽宮,

傳授蠟像製作技巧,在法國大革命期間,為其受害著製作蠟像,之後開始到歐洲各地旅行,不斷的製作新作品,

1795年,與François Tussaud結婚,並冠上夫家姓氏,在1802年,受邀到倫敦展出作品,

並在貝克街(Baker Street)成立第一座杜莎夫人蠟像館,最後因拿破崙戰爭爆發,無法回到法國,1850年在倫敦逝世。

生鯡魚(Haring),一份€3

IMG_4881.jpg

荷蘭的國民美食─生鯡魚,是一道用鹽漬的生鯡魚再搭生洋蔥和醃黃瓜,也可以夾在麵包裡,

是很多老荷蘭人最熟悉和喜愛的老味道,荷蘭人說:「沒吃過生鯡魚,就別說你來過荷蘭!」

而這道菜的歷史,可追朔700年前,在14世紀時,為了保存魚的鮮度,

因此漁民想出了去除鯡魚的內臟(只保留胰臟),利用鯡魚胰臟的酵素,再加上大量的鹽醃漬,

使鯡魚保存長達一年,鯡魚除了含有大量的omage-3脂肪酸,可以對抗心血管疾病,

還富含魚油、維生素ABB2B6B11B12C,以及維生素D,因此在荷蘭訪間,

也流傳著一句話:Haring in het land, dokter aan de kant.,意指只要有鯡魚在,國家就不需要醫生。

台灣曾經有節目針對這道菜介紹前往youtube影片

賣生鯡魚的攤子在路邊隨處可見!我是在西教堂外的一家叫Haringkar de Gigant的店買的,

賣像看起來不太好,魚吃起來完全沒有腥味,肉質很軟,還有點嗆辣,

我平常不習慣吃生魚片,所以不是很喜歡!

性博物館(Sexmuseum)

IMG_4638.jpg

荷蘭是一個民風相當自由的國家,性觀念相當開放,除了有著名的紅燈區外,

也有性博物館(也叫Temple of Venus),裡面收集了大量的圖片、繪畫和錄音等等的檔案,

使遊客可以了解各年齡層性行為的演變,以及從羅馬時代到中世紀,

當時代的歐洲人的對性的看法。這間博物館位在尿尿小童薯條(Manneken Pis Fries)附近,

*開放時間:每天9:00~23:30        *門票:€5(16歲以上才可進入參觀)
 

▼ 最後來一張與運河的合照

IMG_4703.jpg

阿姆斯特丹給人充滿活力和驚喜的城市,除了有很多歷史古蹟外,還有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特色博物館,

除了上述的,還有人體世界展(Body Worlds)鑽石博物館(Diamant Museum)

船屋博物館(Houseboat Museum)等等,你想的到的,沒想到的都有,突然發現,

阿姆斯特丹雖然不大,但卻有很多值得去探訪的地方,四天的時間根本就不夠!

非常推薦喜歡逛博物館的人,絕對不能錯過這座熱情奔放的城市!

接下來要前往荷蘭風車之村─贊丹(Zaandam)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eborah 的頭像
    Deborah

    DeJe 漫步●足跡☆旅行日記

    Debor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